“牽手”共建促和諧
作者:陳建峰 發布時間:2012-10-15 瀏覽次數:1085
近年來,隨著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受理普通民事案件數量逐年呈10%左右的增長態勢,其中機動車侵權類糾紛、房產類糾紛、勞動爭議糾紛位居收案數前三位。
該院審時度勢,以“和諧共建、服務民生”為抓手,通過建立信息共享、訴調對接和穩控聯動三項機制,與交警大隊、房地產業協會等建立共建關系,實現職能優勢互補,形成合力,以更加有效預防、化解糾紛。和諧共建特色平臺的搭建,使相關類案糾紛得到有效遏制和分流化解,促進了行業管理的機制創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該院先后被評為蘇州市和諧共建活動先進集體、江蘇省涉訴矛盾化解工作先進集體。
信息共享
工業園區法院建立機動車、房產、勞動合同登記備案信息專人快捷查詢制度,有效提升法院審理特定類型糾紛的效率和精準度,同時建立特定類型糾紛預警信息、群體性糾紛調處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法院在矛盾糾紛發生前提前作出預判,主動出擊。
為保證信息溝通的通暢,工業園區法院與共建單位建立例會活動制度,確定活動內容,制訂活動計劃,有效地開展“訴前指導調處、訴中委托調處、訴后指導釋明”工作。對于特定類型糾紛,建立了訴調通報機制,定期開展特定類型糾紛專項調研,分析典型案例,梳理特定類型糾紛發生的流程節點,編發通報,促進相關部門、單位進行流程檢點,規范行政管理和企業自身管理。
訴調對接
該院建立了覆蓋個案、系列案件和涉訴信訪案件的全方位訴調對接機制。
處理特定類型個案糾紛時,在認真調查、查閱交警、房產、勞動部門訴前調處材料的基礎上,向當事人充分釋明訴訟風險及行政部門調處的快捷高效性,委托行政職能部門直接調解或指導企業參與調解,力求將矛盾化解在前;發生系列案件時,由共建單位派員參與,采取集體調解的方式高效化解矛盾;處理涉法涉訴案件時,雙方實現信息互通,做好勸撫工作。
兩年來,當地房地產業協會協助法院調解相關個案38件,成功化解了云頂花園、億城新天地等11家樓盤,涉及300多戶業主的逾期交房、逾期辦證、房屋質量瑕疵等系列案件;HR(人力資源)俱樂部協助調解個案21件,成功化解了聯建科技、可成科技、億安達公司等8家企業因經濟形勢變化而引發的辭工潮、加班費風波等。
穩控聯動
對于轄區內可能引發的重大疑難及群體性、突發性事件,工業園區法院與共建單位建立了信息綠色通道,互相提供預警預報信息,及時介入,將可能引發矛盾糾紛的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保證矛盾糾紛不擴大、不擴散。
2009年,位于唯亭鎮的錦澤苑小區在交房過程中暴露出因施工不當,導致對門的兩戶入戶門打開時發生重疊的問題,有47戶業主要求退房,并揚言赴省、進京上訪。針對這一群體性案件,法院通過共建平臺,會同房地產業協會、唯亭鎮政府、園區規劃建設、消防等部門與業主多次召開座談會進行溝通,通過兩個月的努力最終促成開發商整改房屋,業主順利接收房屋,一場群體性糾紛得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