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堅守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時間推進,斗轉星移,人世變遷,捫心審視,多會發現最初的堅守已然面目全非。然而,面目全非的堅守也許并不是一件壞事,它包含了個人的人生體驗與知識睿智,內心有堅守并且為之付出心血,這樣的人生就不會是失敗的人生。

 

每個人堅守的東西各不相同,有的為事業,有的為家庭,有的為愛情,有的為友情,這些堅守在不同時期不停交換位置。學子之時,堅守學習的信念;而立之時,堅守事業的追求;不惑之時,堅守職業的忠誠;知天命之時,堅守人生的達觀……就是在堅守的變化中,心靈找到了棲息的平衡點,重裝上陣,蓄勢待發,人生的每一個時期都尋找到了新的起點,在螺旋上升中的堅守支撐了個人永恒的信念。

 

法院人維系堅守比起普通人付出的更多更多。在面對壓力、內心彷徨的時候,堅守似乎很脆弱,顯得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有的人為錢、為權、為情放棄了內心的堅守,輕易地被外來誘惑所攻破,可能換來了一時的“風光無限”,卻失去了無比珍貴、維系內心平衡的操守。如果缺乏內心的堅守,金錢與權力的欲望就會無限擴張,維系平衡的砝碼偏向金錢和權力,人生就會變成失重的天平,搖搖欲墜。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法律賦予法官的神圣職責,也應是法官群體價值觀與人生觀中的中流砥柱。在金錢、權勢、美色的誘惑面前,正是內心對節操、人性、信念、法律的堅守才能抵擋各類洪水猛獸的侵蝕,這樣的內心堅守所包含的內容太多太多,公平正義的信念、端正做人的態度、忠于事業的恒心……也才能找到人生的平衡點,冷眼看世界,熱情待人生,羨慕不嫉妒,積極不怠慢,世間紛繁復雜不入我眼,我自有我人生。

 

蘇武以錚錚鐵骨敲響“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千古絕唱,陶淵明以“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心態樂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高雅恬淡的圣境。一顆可以守得住信仰、抵擋住誘惑的心才是高尚和平衡的。堅守是苦的,需要非凡的勇氣與毅力,要善于找到人生的平衡點才能體現堅守的價值所在。平衡是需要經營的,如果少了堅守,天平就會倒向反面。堅守在平衡中不斷加固,平衡在堅守中日趨完善。外界的誘惑越多,越見堅守的歷久彌堅,越見平衡的珍貴。把握內心的堅守,追尋平衡的人生,在堅守與平衡的累積中筑牢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