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連云港市連云區法院導訴顯示屏前查看審務公開情況。

  無錫市北塘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法官為群眾提供免費指導。

  大豐市法院執行法官為81歲的沈大爺送去特困救助款。

  “訴訟有人引、咨詢有人答、立案有人接、材料有人收、困難有人幫”,這是江蘇省三級法院司法為民的服務承諾,也是江蘇“門診式”訴訟服務中心的真實寫照。

  陽春三月,記者走進江蘇法院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道窗口,耳聞目睹了訴訟服務中心許許多多的人和事,被這里的高效率便民利民的一些事深深地吸引:

  在這里,訴訟引導、法律釋明、案件查詢、材料收轉、約見法官、判后答疑、審查立案、執行督促、公告辦理、訴前鑒定、司法救助等全方位服務一條龍、一站式;

  在這里,訴訟指南、文書樣本、筆墨紙張、公用雨傘、應急藥箱、電話傳真、打印復印、電腦上網、老花鏡、飲水機、擦鞋機,以及無障礙通道、盲人通道等各種便民服務和便民設施一應俱全;

  在這里,真正實現了一站式、多層次、全方位、低成本的服務,真正體現了司法的人文關懷,真正開設了為民司法之窗、和諧司法之窗、公信司法之窗。

  把好“第一道關口”

  化解矛盾,是訴訟服務中心的重要職能。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把好“第一道關口”,充分發揮“減壓閥”作用,大力開展訴前調解、立案調解和訴調對接工作,著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化解在訟外,促進了涉訴信訪的源頭治理。

  記者在江蘇訴訟服務中心看到一組數據:2011年,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共為人民群眾提供各類訴訟服務884368人次。2011年,訴前調解案件294895件,調解成功250813件,占85.05%。2011年為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5889件次,總金額達2600余萬元。

  記者在走訪中看到,全省基層法院和人民法庭全部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了調解工作室,在訴前、訴中進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聯合調解。建立了與司法行政、公安、衛生、勞動仲裁、環保、農業、工會、婦聯、消協、臺辦、僑聯等單位的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合理化解矛盾糾紛。對于訴至人民法院的糾紛案件,經釋明和引導,由附設在訴訟服務中心的訴調對接工作辦公室移送到調解工作室或訴調對接相關單位進行訴前調解。利用立案窗口的有利條件,在立案后移送業務庭審理前,開展立案調解,積極引導當事人以和諧的方式解決利益紛爭。對于在訴前達成調解協議,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訴訟服務中心及時確認其效力。

  訴前調解妥處問題

  “不要以為訴訟服務中心、訴前調解處理的只是一些小案件,最近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訴前調解解決安置的大問題,市委領導批示充分肯定!”鎮江中院黨組成員、司改辦主任史玉林日前給記者講述了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幫助鎮江世紀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鎮江中電數碼有限公司、世紀電子亞洲(鎮江)的429名職工,全部順利拿到被拖欠的工資、社會保險和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的事。

  開發區法院在幫助職工籌集安置款項的同時,又敏銳地意識到安置職工不僅僅是給安置費,還必須考慮到他們的再就業問題,經多方聯系,最終取得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爭取到足夠的崗位,滿足了這批職工再就業的需求。

  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快速反應,主動介入,運用法律手段多方協調,促使投資者籌集600余萬元資金,成功解決429名職工的安置問題,避免了一起較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鎮江市委書記許津榮在鎮江市信訪局、鎮江市聯席辦2011年第5期工作簡報《鎮江經濟開發區法院妥善解決400余名職工安置問題》上作出批示:開發區法院以精湛的業務水平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妥處勞動糾紛,是一個典型案例,值得推介,建議在信訪、執法和維穩系統學習。

  124家法院全部

  建立訴訟服務中心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周繼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法院看成是一家治病救人的醫院,那么訴訟服務中心就是'導醫臺'加'門診部'。來法院不僅能夠得到訴訟服務中心一站式、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同時,一般糾紛也可通過訴訟服務中心的訴前調解、訴訟與非訴訟銜接機制、速裁機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就像小病在門診妥善治療后病人不需要再住院一樣,實現矛盾糾紛解決的便利、高效、低成本。”

  周繼業告訴記者,省高院黨組高度重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早在三年前就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納入全省法院工作科學發展評價考核指標體系,2010年,又將訴訟服務中心建設作為“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重點抓好的實事之一。

  據周繼業介紹,全省三級法院,全部成立了由“一把手”擔任組長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原來僅有立案受理和信訪接待功能的“立案信訪大廳”全部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全省124個法院中有45個新建,70個翻建、改建和擴建的訴訟服務中心,新增面積近4萬平方米,投入資金3.2億余元。目前全省124家法院和274個人民法庭都建立了訴訟服務中心和訴訟服務站。

  最近,江蘇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巧仁在視察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后非常感慨地說:有三個想不到,一是各地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取得了如此大的成效,二是訴訟服務中心的職能設置如此齊備,三是訴訟服務中心把司法為民工作如此落到實處,這些都是我們在視察前沒有想到的,訴訟服務中心真正體現了能動司法和司法為民。

  打造訴訟服務中心工作品牌

  司法行為不規范,仍然是人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問題。

  江蘇各級法院強化訴訟服務中心的規范管理,堅持用審判管理的方法推進訴訟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

  記者在各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看到,職能設置、司法確認、訴前調解、執行督促、訴調對接、公告辦理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流程、收費標準全部公布上墻,統一規范工作職能、工作流程、工作要求。

  各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有首問負責、服務承諾、辦事公開、文明接待、崗位責任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統一了接待程序和辦事程序等。

  記者看到,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有統一標識、統一臺賬匯總、通報分析、檢查考核。

  記者聽到各界對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一致好評。

  江蘇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田幸在視察訴訟服務中心時說:中心建設讓人耳目一新,將程序與實體相結合,將司法裁判與訴訟服務相結合,形成了內外互動、上下聯動的局面,體現了法院的能動司法理念。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在理念、機制、模式的選擇上不僅是一種改進,更是一場革新,節約了司法資源,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取得了雙贏的良好效果。

  江蘇省人大代表任玉虹說,參觀了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感觸很深,特別是法院訴前調解工作都做得很實在。法官一年審理一百多個案件,雖然效率很高,但也帶來了很多負面效應,特別是涉訴信訪問題居高不下,現在這種局面已有明顯改觀。

  江蘇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劉克希認為,訴訟服務中心這種集約化管理模式非常好,訴前鑒定、集中送達等功能設置有效提高了司法效率。

  江蘇省三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獲得了全省政法工作創新一等獎,得到了中央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贏得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社會各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訴訟服務中心已成為江蘇法院一大亮點和知名司法“品牌”。

  朱先明 茍連靜 董大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