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鹽城法院積極落實各項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大力推行巡回審判等工作機制,切實減輕群眾訴累。幾年來,鹽城兩級法院的法官們走遍了鹽阜大地,哪里有矛盾糾紛,哪里有群眾的需要,哪里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8月25日至26日,省政協委員、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與十多名省政協委員一起來到鹽城法院,深入一線,旁聽巡回審判,實地了解鹽城法院便民利民工作開展情況。

  8月25日下午,省政協委員分鹽都區大岡鎮、大豐區大橋鎮東塔村,現場觀摩巡回審判工作。在觀摩現場,省政協委員紛紛對法官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便利,用時興的話說,我們應該給法院'點個贊'!”

  深入一線的司法之旅,讓省政協委員們看到了有血有肉的司法為民,看到了力促和諧的人性關懷。“通過今天的案件審理,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基層法院工作的不容易,法官付出這么多努力案子還是沒能化解。但法官的真情和辛苦,得到的卻是老百姓的真心,值得!”省政協委員胡發貴深有感觸地說。省政協委員閔建君表示,“法院審理再多的案件,老百姓未必知道,像今天這樣,讓雙方把道理說透,起今天巡回審判一起案件,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老百姓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同樣的事兒,他們就都知道該怎么辦了。”

  26日上午,調研組視察了鹽城中院訴訟服務中心和執行指揮中心以及審判工作展等法院建設情況,鹽城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世華匯報了全市法院工作情況,東臺、大豐、鹽都法院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省政協委員、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出席會議并講話,委員們就法院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積極建言獻策。

  省政協委員、省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周繼業代表省法院黨組對各位委員蒞臨法院視察調研工作表示感謝。他指出,巡回審判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重要方式,有影響力的案件、典型性的案件開到現場,不僅方便了群眾訴訟,更是有利于起到辦理一案,化解一片的效果,貫徹了“司法為民”的工作理念。巡回審判最大的價值就是司法為民,用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懂的方式,把更多的矛盾化解在基層。同時,把法庭開到村居、社區,是讓群眾了解、親近司法的最好手段,能讓老百姓第一時間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教育群眾有話好好說,有事依法辦,這對同類案件糾紛的預防和減少,也有很大的好處。周繼業強調,在中國的最基層培養法制意識,樹立社會規則,這對法律的信仰和尊崇,對構建和諧社會都有好處。這是代表我們國家法治進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維度。

  王卉青   江蘇漫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此次觀摩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鹽城法院的為民司法,陽光司法和智慧司法。昨天觀摩的巡回審判案件非常典型,農村的部分雇工、雇主的法律意識淡薄,問題發生了才發現后果嚴重。每個鎮,每個村設巡回審判點,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對保一方平安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鹽城家事審判中注重家庭的和諧;信息化,司法公開各大平臺的成果,向世人展示了司法的自信,自信走向他信,他信走向公信,這是撬動公平公正的一個點;類案要素式庭審、輕微刑事案件的速裁,這是司法智慧的表現。

  閔建君 江蘇中堅匯律師事務所主任

  作為一名執業律師,主要調研的內容是巡回法庭,司法便民,普法教育三個方面;我從來未參加過巡回審理,注意了不少細節。第一,法官辦理案件確實非常辛苦,第二,庭審程序非常到位;第三,庭審對抗性稍弱。

  翟玉霞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

  我是第一次接觸法院這個行業,但是作為一個外行,通過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的活動,感觸很深,現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應用非常廣泛。公開透明的程度非常高,真正讓我體會到了人民法院工作狀況。法院的環境莊嚴而不失溫馨,讓我們感受到了信任。大豐的案件,讓我感受到法官是多么的不容易,其實案多人少的情況非常普遍,但是法院還要深入基層,確實是真的為老百姓辦案,法官依法、依據、又不失人性的溫暖,不是為了判什么結果,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入情入理,更多的是一種對法律本身的宣傳,對其他人的教育。用這樣的形式,促進了當事人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唐旭明  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

  試點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司法體制改革,應該說提供了很寶貴的經驗,有些做法已經見到了成效;兩個服務做得很好,班長、班子的理念很超前,鹽城中院應用高科技為法院業務服務,科技強院這塊做得不錯,對法院工作的規范,減輕法院工作的勞動強度,提供了很好服務網;第二個服務,就是在嚴格執法公正審判之外,對怎么便民、利民接地氣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巡回審理、訴訟服務、網上立案等等,做得非常到位。

  汪瓊 省政協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首先,法院硬件建設的水平還是不錯的,信息化建設,我印象里只是公安、城管才有,現在看看,法院系統的信息化的建設水平也很高;第二,創新方面的亮點比較多;第三,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欠發達地區的人才流失問題,我們也要提出一些好的提案,為法院留住人才。

  楊金榮  南京大學學術圖書中心主任

  我是第二次來鹽城,上次主要看基層法庭;從中院到基層法庭,硬件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有兩個印象比較深刻;一是歷史悠久,在中國法制史上其實是有獨特的地位的,有好的創新、舉措和成績,是對得起這份光榮的歷史的;二是我很注重一個單位文化的建設,群眾的是一個層面,制度建設是一個層面,價值引領才是最高的,對價值引領是有獨到之處的,院訓、樓層的功能設計等都體現了這點。相對或者絕對來說,法官的待遇偏低,但是還取得了這么高的榮譽,完成了這么艱難的任務,這和文化的價值引領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