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的四輪代步車去哪兒了
作者: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 蔣金鳳 陳婷婷 發布時間:2025-10-15 瀏覽次數:1061
“爸、媽,我在網上給你們買了代步車,這幾天快遞就到,到了我給你們開過去!”2025年春節剛過不久,為了讓爸媽舒適出行,王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下單了一輛四輪老年代步車。
下單第二天,物流顯示商家已發貨,車輛由商家自行配送,具體物流信息需聯系商家。王女士也一直關注物流狀態,孝順的她希望第一時間把車送給父母。
然而,原本三四天就能到的車輛卻遲遲未到。
“大件物流慢”“再有兩天就到了”,商家一直以這些理由回復王女士,王女士想著已經等了這么多天,就再等幾天吧。
10余天后,依然毫無進展。聯系商家后,商家向王女士索要身份證號碼,稱上車牌用,還提醒王女士車輛已經在辦理相關手續,如申請退車將收取50%貨款。
“老年四輪代步車不需要上牌照吧?”王女士很是疑惑,她進一步索要物流信息,商家卻言辭閃爍無法提供。
王女士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趕緊向平臺申請退款,平臺核實后向王女士全額退款。這不就是欺詐嗎?王女士心想,于是她訴至淮陰法院,認為商家構成欺詐,請求三倍賠償。
法院審理認為,王女士通過某電商平臺向商家購買了四輪代步車并支付了貨款,雙方信息網絡買賣合同依法成立。王某未按約定交付貨物,已構成違約。案件開庭審理后,雙方達成和解,王女士依法申請撤訴。
【法官提醒】網絡購物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物流訂單異常,甚至虛假發貨情形,如故意隱瞞無貨、通過錄入他人快遞單號虛假發貨、以虛假承諾誘導消費者持續等待等,對此,消費者一定要保存好訂單截圖、聊天記錄、商品詳情頁信息等,以備維權之需。同時,平臺也應履行好監管和信息披露義務,共同營造良好的網絡購物氛圍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