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司法建議書,修補生命“防護欄”
作者: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 王淑臣 孔冬冬 發布時間:2025-10-14 瀏覽次數:834
時值仲秋,天高云淡。9月30日,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陳元元來到轄區某村,對一份司法建議的落實效果進行回訪。水渠旁,新安裝的防護欄堅固齊整,警示標識清晰醒目。“防護到位了,大家的安全意識更要跟上。”陳元元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保國說,“一定要反復提醒村民,特別是看好孩子,遠離危險水域。”
前不久,清江浦區法院在審理原告李某、張某與被告某水利服務站等健康權糾紛時,發現水渠距離李某家直線距離僅12米,水渠周圍并未設立警示標志,未采取合理的、必要的防護措施,李某之子不慎跌入水渠。辦案過程中,陳元元到實地調查,發現轄區農村水利設施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疏漏,部分物理設施缺失或失效、日常維護不到位、安全宣傳針對性不強、覆蓋面不足。
“安全無小事,這些漏洞必須盡快修復。”陳元元認為應當盡快通過司法建議的方式,讓管理部門引起重視。她結合案件實情和調查結果,從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豐富安全教育宣傳手段、抓好安全責任落實等方面提出建議,又會同其他業務部門就建議可行性和完整性進行討論。最終,法院精準施策,向區農業和農村水利局發出《關于完善農村水利設施安全監管工作的司法建議》,共同筑牢農村水利設施“安全網”,守護村民生命安全,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老李家的事情讓我們深感痛心,安全問題片刻怠慢不得!收到司法建議后,我們迅速組織相關單位、科室召開專題會議,深入細致剖析司法建議提及的問題,全面梳理轄區農村水利設施安全監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立刻開展整治。”清江浦區農業和農村水利局副局長焦銀峰介紹,一場因案而起、落實司法建議的“修補護欄警示標牌”專項整治迅速推進。
未成年人高頻活動區域要全覆蓋,取水口、水渠陡坡段等事故高發區域要重點注意,物理防護設施、警示標識等情況要逐一細致排查……法院結合行業監管的特點,在建議中提出要扎實開展重點區域專項排查工作,推動防護設施標準化、規范化改造。
“目前,已修復破損防護欄300余米,新增防護欄800余米,新增或更換警示標識280余塊,完成對被植被遮擋的32處標識的整改工作,調整標識安裝高度45處。”9月16日,清江浦區法院收到區農業和農村水利局的函復,一串詳實的數據十分醒目。
函復中,區農業和農村水利局稱法院發出的司法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提供了重要依據,并答復具體整改情況,還附上了一系列詳細的資料和數據。
“過去這些安全警示標識存在缺損、字跡模糊、位置不合理等問題,現在區里重新進行設計安裝,‘禁止靠近’‘謹防溺水’這些標語非常醒目,對大人孩子都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回訪中,王保國向陳元元反饋,當地水網豐富,安全護欄和安全警示標識成為了村民活動的邊界線,也是安全守護線。
“村里干部群眾可以隨時為安全隱患‘吹哨’,提醒管理部門增加巡查頻次和人力,重點排查、及時整改。法院也將進一步聯合做好普法宣傳和安全提醒。”回訪結束時,陳元元再次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