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里的撫養費糾紛
作者:興化市人民法院 陳穎鵬 欣旭偉 發布時間:2025-10-13 瀏覽次數:1160
日常生活中,祖輩協助照料孫輩較為普遍,尤其是父母離婚后,這種隔代照料更是常見。而爺爺奶奶幫忙照料孫輩,能否減免或抵消父母給付撫養費的義務呢?日前,興化法院就成功調結一起“隔代親”里的撫養費糾紛,一起來看看吧。
小張和小美離婚時,在法院達成調解協議,女兒朵朵隨媽媽生活,小張每月給付1000元撫養費,每年年底一次性付清。可離婚后小張就去了外地打工,撫養費遲遲沒有交到小美手中。2025年,小美無奈之下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小張支付拖欠了幾年的撫養費。
立案執行后,小張以離婚后女兒一直隨爺爺奶奶生活,應視為已經給付撫養費為由,提出執行異議,并委托父親代為處理。
張大爺接到兒子委托時,心里滿是不解:“朵朵這幾年一直隨我們生活,怎么還要撫養費?”他帶著一肚子委屈來到法院。“法官同志,離婚后前三年朵朵天天跟我們同吃同住,后來雖然跟媽媽住,但我和老伴還是天天送她上學放學,興趣班也都是我去接的。”說著,他掏出寫有鄰居和輔導機構電話的紙條,“您要是不信,可以打電話問一問。”
在了解基本事實后,法官聯系到小美。詢問中,小美表示爺爺奶奶幫忙照顧朵朵,自己心里一直很感激,但孩子的學費、衣服、看病這些花銷,全是她一人承擔,而小張四年期間卻從未給過一分錢。
值得一提的是,調查過程中,朵朵也表達了自己的心愿,她希望父母不要因為撫養費的事情鬧得不愉快,孩子的單純訴求也讓承辦法官更加堅定了以和解方式化解糾紛的決心。
隨后,承辦法官采用背靠背溝通的方式,分別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耐心細致的交流,并就相關法律規定進行了充分釋明。
“張大爺,您和大媽對朵朵的好,是長輩對晚輩的疼愛,這份心意特別珍貴。但法律上,父母撫養子女是法定義務,祖輩的照顧不能直接代替父母的責任。”
“你的心情我完全理解,孩子既然希望父母和睦,大家能不能各退一步?小張這幾年沒給錢是不對,但爺爺奶奶確實幫了不少忙。”
經過多次溝通協調,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和解,小美自愿免除小張兩年的撫養費給付義務,小張一次性結清拖欠的撫養費,并承諾今后撫養費按約給付到位。
和解達成后,小美向法院申請結案,小張亦向法院申請撤回執行異議,這場原本劍拔弩張的撫養費糾紛,最終以和諧的和解方式圓滿收局。
法官寄語:祖輩對孫輩的無私照顧,是中華傳統美德中“尊老愛幼”最溫暖的注腳,這份基于親情的付出純粹而珍貴。但需明確的是,除有特別約定外,該照顧行為不能免除父母對子女的撫養費給付義務。撫養費的給付關系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作為隨子女一同生活的父(母)應當履行好陪伴義務,給予子女生活上的照顧和情感上的呵護。作為給付撫養費的父(母)應當及時足額給付撫養費,給子女成長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物質基礎。在撫養費糾紛的處理中,應當從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盡量通過溝通對話等和諧的方式解決糾紛,避免讓子女身處于“夾縫”之中,影響子女對雙邊親人的情感及身心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