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與情理共融 效率與溫度并存
作者:啟東市人民法院 田曉 發布時間:2025-04-14 瀏覽次數:350
近年來,呂四法庭始終秉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理念,構建起“前端疏導+中端裁判+末端督促”的協同機制,讓矛盾糾紛化解既有司法速度,更顯人文溫度。
“背靠背”調解+“面對面”釋法
破冰婚姻困局
“陳庭長,我們這有個離婚案件,雙方同意離婚,但就財產分割問題協商不成,您有沒有時間來看下?” 承辦法官陳中兵剛從第二法庭出來就被調解員“逮”了個正著。
該案是一起離婚糾紛,經過調解員的多輪調解,雙方就離婚問題達成合意,但對如何進行財產分割始終僵持不下。陳中兵到達調解室后,迅速理清案件事實,錨定爭議焦點,就雙方爭議財產組織雙方一一進行協商,并進行法律釋明。最終雙方各退一步,達成調解。
“調解不是簡單的和稀泥,要結合裁判思維,才能找準矛盾癥結所在。”調解結束后,陳中兵對參與調解的法官助理和調解員說道。
“門診式庭審”
跑出審判加速度
“現在開庭!”隨著承辦法官彭福亮的法槌敲響,一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正式開庭。
該案此前已經由調解員組織調解,被告張某就欠款事實和金額均不認可,但未能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彭福亮了解情況后,認為本案案件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雙方的微信聊天記錄及通話錄音都能證明被告張某結欠原告勞務費的事實,當即決定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依法支持了原告的訴請。
“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要始終確保公平正義不缺位。”彭福亮說道。
“調解回訪+履行見證”
彰顯司法溫度
2025年3月,楊某與蔣某簽訂離婚調解協議,但楊某遲遲未按協議約定支付10萬元補償款。承辦法官朱連花了解后,多次聯系楊某督促其按約履行,告知如果逾期則要另行支付5000元違約金。楊某說出了自己的顧慮:“法官,不是我不履行,我是不放心,我錢給蔣某后他不認可怎么辦?”聽到這里,朱連花當即說道:“那就來法庭履行吧,我來跟蔣某約時間。”
最終,在朱連花和調解員的見證下,楊某將10萬元現金交付給蔣某,雙方如釋重負,案件圓滿了結。
“‘案結’不是終點,‘事了’才是追求。”朱連花感慨道。
從“柔情調解”到“剛性裁判”,從“一紙判決”到“真金白銀”,法官與調解員的“黃金搭檔”,既解“法結”又化“心結”。接下來,呂四法庭將繼續探索更高效的解紛路徑,讓司法服務既有效率,更顯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