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提交立案材料到糾紛化解僅用了20多天,真快!真省心!”簽訂調解協議后,A物流公司的負責人潘某笑著說道。

2024年9月,A物流公司受托為B公司運輸不銹鋼貨物,累計產生運輸費9萬余元。因B公司逾期未支付運輸費,A物流公司訴至法院,要求B公司支付運輸費及逾期利息。2024年9月,A物流公司受托為B公司運輸不銹鋼貨物,累計產生運輸費9萬余元。因B公司逾期未支付運輸費,A物流公司訴至無錫市惠山區人民法院,要求B公司支付運輸費及逾期利息。

仔細了解案情后,惠山法院洛社法庭與洛社鎮綜治中心的專門聯絡人發現本案僅涉及運輸費支付問題,事實清楚、法律關系簡單,具有調解的可能性。

在征求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洛社法庭依托“1+3+N”多元聯治機制,將該起糾紛委派至洛社鎮綜治中心,鎮綜治中心根據案件類型分案至對應的行業調解平臺,由洛社法庭“點對點”精準指導平臺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

經多輪調解后,雙方達成調解協議:B公司于2025年12月31日前分期付清運輸費及逾期利息。調解協議同步申請司法確認,賦予強制執行力。

惠山區為無錫市物流產業核心集聚區,年貨運吞吐量超千萬噸。隨著行業規模擴張,運輸合同糾紛頻發,物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法治的保駕護航。

為進一步提升運輸類糾紛的審判質效,為相關企業和物流行業提供更優質司法服務,2025年,惠山法院將運輸類糾紛集中至洛社法庭管轄。為此,洛社法庭創新打造了“法漾洗硯?運安行”運輸類糾紛治理項目,旨在通過整合司法、行政、行業資源,構建全鏈條解紛體系,為物流行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洛社法庭與鎮綜治中心、行業協會等建立健全常態化的溝通協調、聯動對接機制,受理運輸類糾紛后,法庭將適宜案件委派至鎮綜治中心,由其將案件分配至專業調解平臺,由平臺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法院對調解工作給予全程“點對點”的專業指導,合力促進矛盾糾紛化解。經調解達成調解協議后,雙方當事人可通過申請司法確認的方式賦予協議強制執行力,保障調解協議的履行。

本案是洛社法庭“法漾洗硯?運安行”項目設立以來通過多元解紛機制成功化解的首起運輸類糾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及社會效果。下一步,惠山法院將持續深化“抓前端、治未病”理念,不斷拓展“運安行”的內涵和外延,提升工作實效,讓“運通八方、安行無憂”的法治愿景照進現實,為轄區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司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