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然降臨,墻上的時鐘指針穩穩指向晚上九點。沛縣法院大屯法庭內,李魁法官正一邊翻看案件卷宗一邊等待著雙方當事人,柔和的燈光灑在他身上,神情專注而平和。

糾紛始末:買賣合同引發爭議

這是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2023年3月,張某向某建材公司采購保溫磚,雙方約定以5萬元定金充作貨款,建材公司按照張某的需求安排生產與發貨。從2023年3月到6月期間,張某陸續支付了16萬元貨款。然而不久后,張某以保溫磚存在質量問題為由終止合作,并要求建材公司退還剩余的5萬元貨款。2024年2月,建材公司承諾會在6月前退還貨款,還表示若未按時退還,張某有權處置廠里的機械設備??傻搅?月,建材公司未能履約,僅將公司的一輛叉車質押給張某。但質押到期后,貨款依舊未還。張某無奈之下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建材公司退還貨款。
案件受理后,法官迅速投入工作,第一時間仔細查閱案卷材料,認真梳理案件事實,緊抓每一個細節,并多次主動聯系雙方當事人,深入交流,力求精準把握爭議焦點,為妥善解決糾紛奠定堅實基礎。

案情升級:反訴與庭審交鋒

案件審理過程中,情況變得更為復雜。建材公司提出反訴,稱張某拒絕接收訂購的保溫磚給自己造成損失,要求張某賠償定制模具費、異形磚費、保管費等共計8萬余元。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氣氛愈發緊張。從適用簡易程序到轉為普通程序,該案歷經三次庭審,每一次庭審都是一場激烈的交鋒。但法官始終沒有放棄與雙方溝通協調,他秉持著實質解紛的理念,力求通過柔性司法手段化解這場糾紛。

成功調解:法理并用平衡各方利益

調解期間,法官展現出較高的調解技巧和深厚的人文關懷。他從法理出發,清晰闡釋法律條文的適用;又從情理切入,耐心傾聽雙方的訴求與委屈。他勸說兩人從各自經營發展大局考慮,不要因意氣用事斷送未來合作機會。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經過多次溝通,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態度逐漸緩和。原告考慮到被告定制模具和異形磚確實存在損失,做出了適當讓步。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被告退還原告貨款29000元,原告則需在當天將質押的叉車交還被告。

實質解紛:協議履行案結事了

調解結束已臨近下午5點。叉車存放在徐州某停車場,時間緊迫,原告需先返回徐州,再將叉車運送至大屯法庭。晚上9點,雙方當事人信守約定,準時來到大屯法庭。建材公司當場將貨款支付給張某,張某也依約把叉車交付給對方。至此,這起棘手的買賣合同糾紛得到了圓滿化解。

“法官為了我們的案子費時操心,真是太感謝了!”張某感慨萬分,“您不僅幫我們解決了糾紛,還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司法溫度?!?/p>

“每起商事糾紛都關乎市場主體的生存發展,我們既要依法裁判,更要善于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李魁在總結這起案件時說道。

近年來,沛縣法院始終秉持“調解優先、實質解紛”這一工作理念,深入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多元解紛機制,力求高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致力于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社會和諧穩定貢獻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