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搶購套路多,站外鏈接點不得!
作者:如皋市人民法院 閆靜 發布時間:2025-02-12 瀏覽次數:854
1088元黃金手鐲、1888元定制黃金耳環,是不是很心動,加之直播間“搶搶搶”的氛圍,讓很多人盲目下單,那到底是“撿漏”還是“撿坑”,是“中獎”還是“上當”呢?近日,如皋法院公開審理一起詐騙案件。
如皋的朱女士在刷視頻時偶然進入了某珠寶店的直播間,主播設置了“扣1搶購買資格”環節,朱女士未能搶到購買資格。很快,直播間客服便主動聯系朱女士,“因為你是直播間活躍粉絲,我們可以幫你向公司額外申請購買資格,但需要通過站外鏈接操作。”朱女士瞬間被“撿到寶的幸運感”蒙蔽了雙眼,在主播引導下,添加客服為聯系人。客服將“定制產品”的站外鏈接通過對話窗口發送給朱女士,未多加思索朱女士就通過該鏈接確認了兩件產品信息,并分兩次支付了2976元。眼看著商家遲遲不發貨,朱女士聯系客服咨詢情況,結果發現店鋪已經關閉。退款無望,“定制手鐲等飾品”也不見蹤影,朱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遂到公安機關報案。
經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間,翁某等人在抖音直播間虛構可以低價購買999足金首飾的事實,通過刷單、微信定向鏈接支付貨款等方式,實施詐騙作案,騙得人民幣297360元。法院經審理認為,翁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利用網絡騙取不特定人員的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綜合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分別具有自首、立功等情節,對各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至二年不等,并處罰金。
法官提醒:一邊是各種熱鬧非凡的直播“撿漏”,另一邊又是不絕于耳的消費維權。消費者如果碰到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商品,心動的同時一定要記得提高警惕,在直播購物時要選擇正規購物平臺,挑選信譽度較高的商家,最好通過平臺下單,避免私下交易,防范交易風險,保障交易安全。